唐崖河風景名勝區是中國最大的原生態土司文化旅游區。 景區位于湖北省恩施咸豐縣境內。唐崖河之所以傳奇,是因為唐崖河是倒流之河,是古冰川故道。在唐崖河上游,有中國建筑奇葩、少數民族村寨、羌式吊腳樓山寨-...
國家農業旅游示范點。龍家界、官壩苗寨景區貫穿咸豐縣城東西效、景區公路干線38公里,景區看點豐富,景色宜人,集生態觀光、休閑度假、體驗民俗風情于一體。 游龍家界可俯瞰山戀疊障,聆聽松濤柏浪,觀賞生態農...
青云閣 賞月不敢高聲語 清飲唯恐驚嫦娥 青云離天三尺三,孤亭一攬八百峰。清輝薄灑霧如煙,長袖拂云嫦娥醉。飲清露,月正圓,靜聽溪流潺。 咸豐雞公山
雞公山原始森林天然氧吧 從石灰窯到雞公山的原始森林幽深而美麗,林陰蔽日,落葉成泥。坐倚土家木屋的欄桿,啜飲苗寨姑娘釀造的美酒,無絲竹管弦之嘈雜,無世事紅塵之煩惱,和森林一起呼吸,和綠色一起淋漓,和陽...
唐崖土司城在咸豐縣城西北玄武山東麓,始建于元,占地約58萬平方米。城周以石砌墻基上筑土垣,殘高1米左右,城內尚存“三街十八巷”、衙署、萬獸園等遺跡。 黃金洞
月半節 恩施土家人十分重視過月半,素有“年小月半大”之說。月半又稱“中元節”、“鬼節”、“亡人節”,其主要活動是祭祖。祭祖時以紙錢封包,寫上已故親人的名字,在屋外燒掉,并大聲呼喊親人,表示哀悼,以示...
曬龍袍 恩施土家人每年六月初六這天,家家戶戶把家中的衣服、被子、書畫等物搬到太陽底下暴曬,借用陽光殺死蛀蟲及細菌,同時達到防霉、防蛀的作用。 曬龍袍的來歷 相傳元進時期,朝庭派兵鎮壓土家族人民,民族...
向王節 向王是鄂西土家族的遠祖。傳說他生于武落鐘離山赤穴,農歷六月初六這天在清江河遇難。為了紀念他,人們在清江兩岸修建了向王廟,現有40多座。每年六月初六,人們都要換上干凈的衣服,到向王廟去燒香進貢...
恩施“社節” 社祭,是我國古代最重要和最隆重的農事祭日,秋社衰微很早,春社遺風只在湖北恩施等部分少數民族行區殘存。“恩施社節”,恩施人稱為”過社”,是每年必過的歲令節日,主要有”吃社飯”和”攔社”兩...
“地盤子”是咸豐縣土家族獨具特色的民間舞蹈,流行民間百余年。其表演形式分為“雙人地盤子”和“三人地盤子”兩種,“雙人地盤子”流行尖山一帶鄉村,“三人地盤子”流行水井槽、朝陽寺、罾溝、金銀壩、燕朝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