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龍塔在城南。塔高五層,底層有南北二門,塔身由方石砌成、清康熙年間,衡陽縣丞周某倡修,距今300余年。又名白骨塔、焚字爐。 酃縣故城遺址
1952年省文物工作普查隊在酃湖之旁(今和平鄉湖東村境內),發現酃湖縣故城址。城址東面為老茶亭,南為胡家臺,西靠排漬站,北頻耒水,面積20萬平方米。 漢高祖五年(公元前 202年),衡陽為酃縣,屬長...
湖南省立第三師范學校,原位于衡陽江東岸晏家坪,隔江眺望是莊重雄偉的來雁塔。湖南省立第三師范學校是一所歷史悠久的學校,曾被譽為“湘南最高學府”。創建于1904年冬,始為“南路師范學堂”。辛亥革命后,1...
湘南學聯舊址陳列館位于江東粵漢馬路1號。1919年“五四”運動波及衡陽,在新民學會的影響下,省學聯派人來衡陽聯絡各校學校,發起組織湖南學生聯合會。后經衡陽教育界、工商界決議,將“浮橋公所”劃歸湘南學...
珠暉塔為雁城三塔之一。位于茶山坳鎮藕塘村,雄踞江東岸之拜亭山上。為清代安徽巡撫衡陽人王之春主持興建,耗白銀6萬兩,費時13載,于光緒丁酉(1897)年建成。 塔高10丈5尺,磚石結構,七層八棱,石階...
耒陽人歷來重視農桑活動,對二十四個節氣特別敏感。每個節氣將臨,人們總愛通過一些祭祀形式個應節食品,直觀、形象地互相提醒不忘農事,不誤農時,并共享生活的樂趣。比如立夏,正是插秧時節,農作辛苦,各家各戶...
唆螺又名“喝螺”。制法為:選大小均勻之田螺或石螺置于清水盆中,滴茶油小許,使之吐出雜質污物。二、三天后,用冷水洗凈,將瘦豬肉泥摻水拌勻,倒入盆中,使螺飽食,再鉗去螺尾,加鹽少許反復搓洗干凈,置炒鍋內...
甜糟枸杞湯圓是耒陽城鄉十分常見的一種小吃,主料是小湯圓、甜糟(帶糟的湖酒)、枸杞,根據個人口味,還可酌情添加土雞蛋、姜絲、白糖等輔料。做法很簡單,將水燒開,放入小湯圓,放入甜糟,等到小湯圓浮起,放入...
鹵粉歷史悠久,從秦朝時既有相關記載。延續至今,鹵粉已經成為中國人日常生活離不開的絕佳美食。鹵粉的材料和做法雖然大同小異,但是口味卻各有千秋。就衡陽來說,鹵粉的演變也是多姿多彩的。往昔延續“桂林鹵粉”...
渣江是衡陽縣的一座小鎮,卻出過好些響當當的人物。清末名臣彭玉麟,清末民初大書畫家曾熙,教育名人陳墨西,著名作家瓊瑤都誕生在這片熱土上。 在衡陽,一提到“渣江”,人們感觀世界里的第一反應,既不是炫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