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貴紅軍橋 1936年3月中旬,賀龍、肖克等率領的紅二、六軍團在烏蒙回旋戰中從彝良奎香進入威寧的云貴鄉和羊街鎮,在洛澤河兩岸和輔處、興隆廠等處住了下來。在這里,紅軍宣傳革命真理,打富濟貧,對老百姓秋...
撮泰吉-板底彝族村寨 裸戛在貴州省西部的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板底鄉裸戛村,那里流傳著一種原始古樸的儺戲“撮泰吉”。裸戛村地處海拔2800多米的蘆虹山區,是一個只有60余戶縉族村寨,這里山高谷深,氣...
馬街 威寧馬街是彝族聚居的自然村寨,隸屬于貴州威寧縣云貴鄉,距縣城北85公里。 古寨坐落在海拔2400米的高原丘陵地帶,山勢平緩,當地稱“涼山”。山坡上有紅松、水杉等高大喬木,四季蒼翠;灌木叢中有杜...
彝族向天墓 彝族向天墓位于威寧縣城東北20公里的鹽倉鎮,分布在大墳梁子、小墳梁子周圍。另在二塘、龍場、中水、羊街、大街、城關等鄉鎮也有發現。 向天墓分兩種類型: I型:以毛石砌橢圓石墻,直徑一般在1...
石缸洞 石缸洞,又名烏江源,位于威寧縣鹽倉鎮營洞村,距六盤水市鐘山區小灣村的公路里程32公里。 石缸洞泉眼看上去斗碗大小,泉水周圍形成的天然“石缸“也不過三、五平方米,但洞泉流經百余公里抵達六枝龍場...
對坡沔魚河四腮魚是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對坡鎮的特產。四腮魚,因為有兩個真腮、兩個假腮而得名,清香味美、油而不膩,而且有補五臟,益筋骨,和腸胃,益肝腎,治水氣,安胎補中,多食宜人的功效。 沔魚河發源于...
原 料 瘦肉,韭黃,香菇,蔥段,生抽、胡椒粉、淀粉、鹽、糖、雞粉、香油各適量。 制作過程 1.豬肉去筋切絲,用生抽、胡椒粉、淀粉、雞粉、油腌上。韭黃切段。香菇水發后去蒂切絲。將生抽、鹽、糖、雞粉、香...
在畢節學院內的至善堂里有一道口碑甚好的菜肴:韭菜炒核桃。是啊!清炒韭菜、韭菜炒蛋、韭菜炒蝦肉等很平常,但韭菜炒核桃確是道稀罕的菜品了。 先不說春天吃韭菜有多少好處,也不說核桃的營養價值有多少,單單是...
“奢香玉簪”屬于黔菜中享有600年歷史的傳統名菜,原名叫油炸犀牛角,是以肥瘦豬肉為主料,配以辣椒等炸制而成。相傳明代,貴州當地的統治者曾以此菜招待過明朝皇帝派來招降的使者。由于當時辣椒剛傳入中國不久...
八堡苗家水花酒是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八堡鄉的特產。八堡苗家水花酒是苗家人世世代代留傳下來適合一年四季飲用的民族工藝酒飲品、也是苗家人專門接待客人所用的酒。苗家人每年農歷九月或十冬臘月用糯米釀制而成。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