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北路是僅次于是南京路、淮海路的上海第三大商業街,是上海開埠以后,最早建成的幾條馬路之一,她一改昨天那條狹小擁擠的商業街舊貌,形成了今天四川北路特有的現代化“平民商業大街”、“上海四川路,中華名品...
徐濱杰船模博物館位于虹口區東余杭路1143弄131號,由北京人民大會堂陳列的“五帆沙船”、獲得世界銀獎的“雙背釣魚船”、聞名中外的“短袖衫號”帆船、網漁船、“魚雷排子船”和鄭成功的戰船以及僅7厘米的...
莊索原剪報收藏館位于上海市虹口區,該館于1992年3月成立。館主一生與報紙有緣,古稀之年壯心不已,館藏剪報35萬份。藏有我國第一份科普報刊《科學畫報》創刊號、1-18卷全套和迄今60載絕大部分資料,...
上海魯迅紀念館是新中國建立后第一個人物性紀念館,1951年1月正式開放,-總理題寫了館名。1999年9月擴建后的紀念館新館對外開放。2001年6月,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上海...
“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大會”舊址:地址在今多倫路201弄2號,原中華藝術大學舊址。系一撞左北朝南、磚木結構三層樓洋房。屋前有花園,外有圍墻。1930年3月2日,在中國0領導下,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大...
松仁魚米介紹:產地:中國上海。歷史:松仁魚米,是上海揚州飯店著名廚師莫有庚和莫有財于70年代創制有新名菜。60年代時,莫氏兄弟創制了“松子蝦仁”,受到顧客好評。在此基礎上,借鑒了四川名菜“小煎雞米”...
稍有年紀的生活在過江南水鄉或蘇北里下河地區的人,大都知道“熗蝦”。這是一只風味獨特而又十分有趣的菜。 此菜又名“醉蝦”,須用活大蝦剪須,洗凈,然后盛在容器中(最好用廣口的玻璃瓶),再放入適量的燒酒、...
百花竹蓀魚翅卷 原料:蝦膠300克,竹蓀150克,魚翅25克,魚籽10克,西蘭花150克。 調料:食油,精鹽,味精,黃酒,生粉,蛋清,上湯。 制作:竹蓀切5厘米長,放入水中,加精鹽、味精,煨好,吸干...
蛤蚧當歸燉草雞 原料:凈草母雞1只(約750克),蛤蚧1只,當歸。 調料:精鹽,味精,生姜。 制作:活草母雞宰殺、煺毛,取出內臟,光雞洗凈焯水,洗去浮沫。光雞放入瓦罐內加蛤蚧、當歸、生姜片清水加蓋再...
新長發糖炒栗子是上海特產,糖炒栗子的皮呈棕紅色,油滑光亮,肉質軟糯,香味濃郁,殼脆衣松,具香、糯、甜的特征。我國糖炒栗子已有千年歷史,早在北宋時即為著名小茶食。“新長發”生產糖炒栗子,亦達70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