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大裂谷,位于長江上游地區、重慶涪陵區城東南約45公里的武陵山鄉境內,系國家4A級旅游景區。 景區以地球上最古老的“傷痕”—劇烈地殼運動所致絕壁裂縫稱奇,有著“中國第一動感峽谷”美譽。景區138...
位于涪陵區城北長江江心,是一塊長約1600米,寬16米的天然巨型石梁。石梁僅冬春枯水期露出水面。相傳唐時爾朱真人在此-,后得道,乘鶴仙去,故名白鶴梁。 石梁上刻有自唐廣德元年(763年)至當代的石刻...
簡介 位于涪陵白濤鎮陳家嘴村小田溪,距城區20千米。 此墓群發現于1972年。當年4月,鄉民在挖土制磚時,發現銅劍、銅鎮、編鐘、獸頭等重要文物。同年10月下旬,四川省、重慶市博物館和原涪陵市文物工作...
簡介 石夾溝景區位于涪陵區東南約45公里的武陵山鄉(原龍塘鄉)境內,平均海拔約1500米,屬著名的武陵山脈西南段,面積約30平方公里。景區山勢奇峻多姿,原生植被豐富,種類繁多;空氣清新宜人,生態環境...
簡介 原名點易洞,位于長江北岸,與涪陵城隔江相望。據《輿地紀勝》和《涪州志》載,北宋程頤曾在此注《易》六載,寫成理學代表作《易傳》,程氏理學由此發祥。園西壁上刻有“點易洞”字跡 重慶涪陵區 重慶涪...
“涪陵白茶”,因外形油潤金黃,自然呈丫,沖泡后湯色清澈明亮,葉底似蘭花盛開,葉色綠白相間(葉脈翠綠,葉片乳白),給人以賞心悅目之感。具有嫩香持久帶花香,滋味鮮醇似雞湯的特點,飲用后具有明目清心、益智...
“增福土雞”憑借其個小、肉嫩、味鮮等特點,成為眾多主城居民青睞的綠色食品。 增福土雞 重慶市涪陵區增福土雞協會 11112017 土雞(活動物) 增福土雞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涪陵油醪糟
涪陵油醪糟,米食,特點:香甜可口,油而不膩,營養奉富。烹制法:煮。涪陵油醪糟曾是民間待客的飯前飲品,客人進門,主人就煮上一碗油醪糟,或在油醪糟里煮上一兩只荷包蛋,以表心意,而這一待客方式在一些地方也...
渝東黑山羊屬肉皮兼用型地方優良山羊品種,2001年被收錄入《全國畜禽品種引種指南》,2006年5月通過原重慶市畜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2006年底渝東黑山羊資源保種場在涪陵建立,2009年5月通過國家...
涪陵黑豬是重慶少有的優質土豬,是地方保護品種,常年散牧放養在1500米海拔的大木山上。通過純糧食加青飼料喂養,出欄時間一年以上,體重可達150—200斤。豬只飲用高山深處山泉水,呼吸著大山深處的純凈...